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服务项目
  任何一家公司进行质量健康安全环境(以下简称QHSE)管理的内涵都在于持续改进,持续改进的必要元素之一就是对公司现在的表现和将来的表现进行衡量。如何依赖数据和衡量指标来有效的评估一个公司在QHSE管理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表现?如何通过衡量指标更好的推进QHSE管理,从而实现真正的持续改进?这是许多公司在实际管理中遇到的困扰。要改善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起点是确定科学、合理、有效的QHSE目标指标体系。一个完整的QHSE目标指标体系,本质上是一个预测模型,这些指标的设置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落实指标的行动项目。

  在2010年,美国石油学会(API)出版API RP 754提出了.和滞后指标的理念。

  滞后指标是指事故/事件类指标,如图1所示,沿着事故金字塔往上越来越滞后。典型的安全滞后指标(即事故/事件类指标)包括死亡事故、伤残事故、损失工时事故、工作能力受限事故、处理事故事故/事件、急救事故/事件、虚惊事件等指标。

    指标是指能对滞后指标起预测作用的指标,包括规程及管理体系的指标。通常安全.指标包括以下方面:工艺危害分析(PHA)、操作程序、作业许可、安全关键设备检查、变更管理(MOC)、开车前安全检查(PSSR)、培训等。


图 1  事故金字塔

  例如,某知名石油化工外资企业安全绩效指标如图2所示,将安全绩效指标划分为两类:工艺安全和个人安全。

20160624094235_82350.jpg

图  2  某知名石油化工外资企业安全绩效指标示意图

结合上图,该公司将安全绩效指标划分为四级:

   .级级安全绩效指标:包括死亡事故、后果较为严重的泄漏事故/事件、损失工时事故等滞后指标;

   第二级安全绩效指标:包括后果较小的泄漏事件、处理事故/事件等,也属于滞后指标;

   第三级安全绩效指标:包括微量泄漏事件(不在一级和二级泄漏事件中进行记录的泄漏事件)、急救事件、对于安全系统的挑战(包括安全操作极限偏离、安全仪表系统动作、机械停车动作、泄压装置动作等)、未遂事件等,属于中间指标;

   第四级安全绩效指标:包括工艺危害分析(PHA)、操作程序、作业许可、安全关键设备检查、变更管理(MOC)、开车前安全检查(PSSR)、培训等,属于第四级指标。

    在2010年,美国石油学会(API)出版API RP 754对于石化行业如何科学设定工艺安全目标指标给出建议,军越吸取API RP 754中.和滞后指标的理念,结合国内法律法规标准和良好实践,并采纳在石化行业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专家的宝贵建议,研发并改进了一套QHSE管理体系目标指标BE-QHSE目标指标体系,旨在为国内企业提升QHSE管理效率和水平,帮助企业能够真正实现公司QHSE管理不断改进、可持续的长久发展。



版权所有:军越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沪ICP备17028331号-1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