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安全仪表系统及其相关安全保护措施在设计、安装、操作和维护管理等生命周期各阶段,还存在危险与风险分析不足、设计选型不当、冗余容错结构不合理、缺乏明确的检验测试周期、预防性维护策略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规范安全仪表系统管理工作亟待加强。随着我国化工装置、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规模大型化、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逐步提高,同步加强和规范安全仪表系统管理,十分紧迫和必要。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4〕116号)”,涉及“两重点一重大”在役生产装置或设施的化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要在***开展过程危险分析(如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基础上,通过风险分析确定安全仪表功能及其风险降低要求,并尽快评估现有安全仪表功能是否满足风险降低要求。
2014年11月,军越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对海油某海上平台进行了工艺设计中的安全仪表系统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评估,评估根据IEC 61508/IEC61511的要求来执行的。
IEC61508将SIL划分为4级,即SIL1,SIL2,SIL3和SIL4。安全相关系统的SIL应该达到哪一级别,是由风险分析得来的,即通过分析风险后果严重程度、风险暴露时间和频率、不能避开风险的概率及不期望事件发生概率这四个因素综合得出。根据SIL等级划分原则,级别越高要求其危险失效概率越低。
根据IEC61508/61511的规定,安全完整性等级低于SIL1的保护功能可以通过基本工艺控制系统(BPCS)来实现,对于安全完整性等级大于或等于SIL1的保护功能来说,必须通过安全仪表系统来实现。
SIL等级是一个重要的安全可靠性的参数,用以表征安全相关系统针对一个特定的功能需求所能达到的风险降低的程度。确定SIL等级就是通过规定安全仪表系统需要的 低反应失效的可能性,使设备能够在需要时成功执行设计所要求的安全功能。